风头不输各大车厂!近50家“不造车”的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已成趋势

来源:开云官方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05-01 19:43:44
产品详情

  

风头不输各大车厂!近50家“不造车”的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已成趋势

  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供应链企业成为技术竞技场。本土供应商相继推出先进智驾技术和最新产品。随着“智驾元年”的到来,安全性成为关键话题,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成为应对之策。此外,“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趋势明显,跨国零部件企业加速本土化,以中国为创新策源地,重构全球业务版图。

  “今年,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占据了4个馆,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较上届呈明显地增长。”日前,一位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一届上海车展,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约3万平方米,今年则占据了展馆三分之一的面积。而且在近400家参展供应商中,元戎启行、芯擎科技等近50家企业还是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当智能驾驶、AI(人工智能)大模型和800V高压平台成为标配,车企的比拼已演变为背后供应链的隐形竞争。这些曾隐身幕后的技术供应商,如今正以“主角”身份登场亮相。

  从产品来看,它们的展品多为面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开发的创新成果,涉及线控转向、动力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等当下最热门的技术应用领域。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在“智电”浪潮下,中国本土供应商开始崭露头角,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及华为数字能源、宝钢、凌云股份、保隆科技、伯特利等都带来汽车相关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在本届上海车展的数量明显增多,表明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层次地融合进一步加速。

  “很多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亮相了今年的上海车展,在性价比这方面有非常好的表现。我们也看到主机厂、供应商们都在与AI产业融合,与研究生态系统的内容服务商展开比较深入的合作。”本届上海车展期间,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特别谈到了供应链企业的技术创新。

  在2025上海车展上,电动化与智能化不仅仅是整车厂的宣传重点,更成为供应链企业的技术竞技场。从智能驾驶到数字座舱,从线控底盘到AI芯片,供应商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深度重塑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本土供应商福瑞泰克发布了多项辅助驾驶领域的先进的技术和全新产品。比如,基于智能驾驶平台ODIN3.0,福瑞泰克推出了具备低耦合、高可靠优势的高分辨率摄像头模组,搭载其自研波导技术的前、角雷达产品,以及面向量产市场的ADC25-J“智享全民版”解决方案。

  “福瑞泰克解决方案在升级先进AI算法的同时,并不盲目追求使用大算力,而是借助自身强大的工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将先进的智驾算法部署在中等算力平台上。以亲民的价格,向大众更广泛地推行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福瑞泰克董事长兼CEO张林告诉记者。

  博世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去年,博世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这一数据印证了市场需求的快速转向。

  作为底盘技术供应商,采埃孚则展示了包括纯电控制转向和制动系统、控制悬架系统在内的完整底盘产品。采埃孚工作人员透露,这一辅助驾驶系统的亮点是融合AI大模型与算法,摆脱对高成本激光雷达与大算力平台的依赖,它基于模块化架构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硬件成本,也能快速适配不一样的汽车平台。

  而为底盘“线控运动控制”提供助力的耐世特也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展示了最新的运动控制创新成果,包括线控转向与后轮转向、线控制动、驱动软件和驱动系统。汽车系统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战略官兼执行董事罗宾·米拉韦茨表示,在、互联技术、软件定义汽车、电气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等诸多宏观趋势相互融合的作用下,从现在到2035年,(汽车零部件)变革的范围和速度将持续加快。

  作为本土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推出了AI()座舱SoC芯片X10,并计划在2026年开始量产。“科技公司Unity也带来数字化智慧情感座舱以及基于第四块屏幕的车载游戏生态。”Unity中国总裁张俊波和记者说,截至目前,Unity中国已与全球35家整车厂商达成合作,累计为77款量产车型提供实时3D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已超越8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DeepSeek掀起的技术革命正在席卷汽车行业,成为汽车座舱与AI技术融合的一个横截面。

  “目前AI上车和以前的云助手有些(功能)重合,其实是基于语音和文字层面(的变化),大家还是为了验证自己在车上面能够有AI的能力。Unity觉得未来AI上车还是一个很实在的场景,是更自然和多模态的一些交互。”张俊波表示,未来AI上车能够大大减少很多驾乘者指令式的行为,会主动根据驾乘者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去进行系列操作。

  安全性成为关键线年被行业视为智驾元年,车圈掀起“全民智驾”“智驾平权”的热潮,而随着几起因智驾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企业、行业监管部门都在重新审视智驾的安全性问题并出台相关规范文件。

  等转变。”郑赟和记者说。对供应链企业来说,在智能化进入深水区的当下,确定保证产品安全性和稳定能力变得更重要。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众多供应链企业均对产品的安全性做了侧重展示。

  领域的技术专长及面向电动化应用的高性能工程塑料能力,特别是以轻量化组件、密封系统及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等。爱尔铃克铃尔集团亚太区销售副总裁陈虎和记者说:“最近动力电池新国标发布了,我们十分支持,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会帮助市场之间的竞争变得更有序化。爱尔铃克铃尔一直都十分注重产品安全。目前,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也能达到新国标要求的。”

  丝,可支持更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借助预测性维护与主动能源管理提升车辆安全性;新一代透明车门技术,先进的投影技术能够实时显示外部情况,并向乘客发出危险警示,同时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动态氛围照明和信息数据显示;灵盾45座椅,集成驾驶员警觉性监测功能,通过触发振动与头枕警报有效应对疲劳驾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今年汽车行业掀起“智驾平权”的浪潮,这就要求车企对智能辅助驾驶产品的成本控制更加严格,降本增效成为重点课题。而这种压力也传导到了供应商侧,如何平衡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同样考验着供应商的管理水平。

  “成本压力确实非常大,降本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但我们大家都认为,降本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近年来,整车架构的整合就是一个有效的降本方向。例如,我们将独立的驾乘人员监控控制器、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泊车控制器等,整合到整个域控系统中,这就是一种技术降本的方案。”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李思霓向记者表示,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至关重要。李思霓认为,推动产品的平台化、通用化技术方案落地,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还为其在原材料采购上提供了更多降本空间。同时,佛瑞亚充分的发挥本土团队的优势,紧密贴近客户,精准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确保每一笔投入都用在关键之处,实现产品性价比的最大化。“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已成趋势

  “过去几年我们在本土化方面做得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如TP1 Core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独立完成。我们的集团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加速将现存技术转移至中国,并推广中国团队自发产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现在这样的产品我们已反哺到欧洲、北美的工厂里面。”爱尔铃克铃尔集团董事会成员、首席销售官Dirk Willers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打造的工业操作系统。“(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是把主机厂产品开放生产周期缩短的关键。Unity帮助主机厂做一些仿真产线、流水线、设备,以及模拟产能如何分配工作,助力客户实现从设计、仿真到生产、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张俊波说。米拉韦茨同样举例道,耐世特的软件工具MotionIQ-Dev旨在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和线控转向项目快速推进嵌入式软件开发

  与集成。该工具通过缩短生产前置时间、减少数据异常以及减少在容易出错的手动编码上花费的时间,为其全球工程团队节约时机并削减成本。眼下,中国汽车产业已进入智能化深水区,供应链的竞争逻辑也随即改变。汽车供应链企业不再只是拼规模,而是拼创新速度、本土化深度和成本控制能力。而当中国从“世界工厂”变为“创新实验室”,全世界汽车供应链的权力天平正在倾斜。跨国零部件企业不再简单输入技术,而是以中国为创新策源地,反向重构全球业务版图。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2020 开云官方在线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61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