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202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天然資源部發布了全國第二批礦區生態修復典型事例。中交一公局四公司建設運營的江西省新余市金石山礦山公園項目《依地謀篇融文旅 石山舊貌化新景——江西省新余市金石山廢棄礦區生態修復事例》成功入選。
金石山礦山公園位於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昌坊村,而旧日的金石山曾是礦產開採重地。長期的開採雖然支撐了当地經濟的發展,卻也造成了山體、渣石堆積、植被破壞等一系列“灰色傷疤”。為了解決歷史遺留的生態問題,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建設期間,項目團隊通過削坡減載、邊坡加固以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並運用先進技術實施土壤改良與植被恢復,量体裁衣構建起多層次的植被群落。
此外,項目積極探究“生態+經濟+民生”發展形式,將生態修復與文旅產業轉型、民生改进深层次地交融。項目團隊在保存特征窯洞陡壁等工業文明遺跡的基礎上,打造了地質研學館、曠野飛車、懸崖蹦極等24項玩耍業態,帶動周邊旅行消費。金石山礦山公園的實踐生動印証了“保護環境便是保護生產力,改进環境便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轉化為惠及民生的“金山銀山”。
此次入選全國第二批礦區生態修復典型事例,進一步凸顯了公司在生態修復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創新思維,為廢棄礦區的管理供给了可復制的樣本。未來,公司將持續探究生態價值實現的創新路徑,尽力打造更多人與天然和諧共生的模范,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力,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多才智與力气。(戴鬆、覃奕霖)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