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11月13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举行闽台融合发展“三个一百”签约暨两岸教育与农业交流合作研讨会。福建省委台办、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赖海榕,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等领导出席会议。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台企代表、台湾行业导师、新入职台湾教师、福建省台湾农民创业园代表,福建农林大学二级单位负责、台湾研究院及在校台湾师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赖海榕代表福建农林大学致辞。他回顾了福建农林大学与台湾农林界的深厚历史渊源,介绍了学校“三个一百”行动计划(即与100家台企合作、引进100名台湾教师、聘任100位台湾行业导师)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他表示,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育两岸英才,让更多台湾教师和行业导师在福建农林大学这片热土上追逐梦想、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一同搭建起人才成长的高地;共攀创新高峰,聚焦闽台农林产业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联合开展攻关,积极探索闽台农林科学技术合作新模式;共享发展成果,加速推动闽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学校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惠及更广阔的天地与更多的同胞。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合作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处长骆旭添介绍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政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发挥福建农林大学的特色优势,搭建闽台人才交流、科学技术合作和产业融合发展新平台,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兰思仁表示,“三个一百”行动是福建农林大学着力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更是赓续学校与台湾农林学界、业界深厚渊源,书写两岸“科研协同、人才共育、产业共兴”融合发展新篇章的具体行动。福建农林大学将进一步落实落细两岸融合发展政策,推动校企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为两岸同胞一起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在校企签约环节,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林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学院代表与多家台企代表共同上台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
在聘书颁发仪式上,赖海榕、兰思仁共同为新入职的台湾教师代表颁发聘书。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周顺桂共同为台湾行业导师颁发聘书。
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创新、农业科学技术和产业协同发展、青年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畅所欲言,为推动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建言献策。福建农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范水生,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郑旭媛、教授洪燕真作为校台湾研究院代表先后发言,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梳理了闽台农业合作研究成果,指出台湾在品种改良、注重市场导向和乡村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建议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校地融通,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更大作为。邵武台创园服务中心主任张毅,平潭台创园、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有关领导作为台创园代表分享了园区在科技支撑、政策扶持与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展示了在引种驯化、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具体案例,表达了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的期待。台湾文化创意农业、水产饲料研发领域的台企代表发言,介绍了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究开发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成效,希望携手探索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台湾教师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融入福建农林大学的初心与感受,表示将充分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两岸科教资源互通,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为充分的发挥对台优势,持续加强对台交流合作,福建农林大学深入实施“三个一百”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先后与118家台企建立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涵盖农业科学技术、绿色能源、文创设计等领域;全职或柔性引进101名台湾教师,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聘任100位台湾农林企业界、学界资深人士担任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行业导师,构建“理论+实践”协同育人体系,导师团队来自台湾农业科学技术、生物医药、乡建乡创等领域,有力推动两岸在农业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宣传部)
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台企代表、台湾行业导师、新入职台湾教师、福建省台湾农民创业园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